2023-03-18 . . . 2023-06-24

第一章:東方之珠

范加

1/1
下一頁

Empty Gallery 很高興為大家帶來紐約、香港藝術家范加在畫廊舉行的第二個個展《第一章:東方之珠》。以玻璃製作為基礎訓練的范加在擴展雕塑的實踐上,融合了其以徹底跨科際方法對形式觸覺特性進行的研究和素材實驗—當中經常混合不穩定有機化合物如性激素、皮膚色素和其他生物劑。雖然范加早期的探究聚焦於生物決定論的粒狀解構上,但他近期的作品則從這些關注進一步轉往人類以外的有機體和生態系統。為了《東方之珠》,范加回到香港通過多次汙染、滲透和吸收的過程來研究生產珍貴物的本地物種。他在一系列的新作中探索此種傷患的情感共鳴,著眼在它們與殖民主體性的生產潛力與心理創傷的相關性。

范加創作計劃的第一章以原生於香港的物種馬史帆貝為出發點。它們是數個悠久歷史本地產業的關鍵。珍珠的形成或可視為一種重要的防禦機制,而只是碰巧生產了在我們奢侈消費中有價值的副產品。當一種外來之物把其身棲於帆貝脆弱的驅體時,宿主會慢慢分泌珍珠質層,中和外物並把其吸收到自己體內。出於對這種宛如煉金術轉化(把噁心及威脅換轉為一種讓人生憂的混成之美)的著迷,范加開始概念化珍珠的形成過程,把其視為一種對殖民主體在香港形成的延伸比喻 —在島嶼前殖民時期珍珠養殖工業與其盎格魯-帝權綽號 「東方之珠」的連繫間尋找一種詩意。

在〈Palimpsest〉 (2023)中,范加把對素材歷史的探索搬演為一種個人與文化的神話,作品詩性地記錄了一個接近三年的過程,此期間范加與香港大學的本土科學家合作培殖帆貝並在它們當中植入組成上述短語的四個字「東」、「 方」、「之」 和「 珠 」。過程中,這些軟體動物為了生存迫於無奈改變自己身體的結構—這項任務類似於范加早前藉生物植入術和身體改造作為方法以壓倒規範性別生態的探索。在這過程中產生的帆貝殼會帶著一種以表意符號方式刻蝕進它們煥發珠光內部表層的暴力印記。融合,又或可說是重寫帆貝的自然模式,范加的姿態可詮釋為反常書法的一種形式、一種創傷性的寫作,當中意義的基本是離不開原初的暴力。〈 C is for you 〉是一組置入玻璃片中而得以永存不朽的單個獨立法帆貝殼,放在一個像是那些會在自然歷史展覽中找到的金屬展示架上。與玻璃片一起窯燒後所得出來有機形態包含著灰燼的沈積物,是帆貝殼曾焚燒殆盡的證據。范加曾形容他的素材實驗是與觸覺相關,亦是出於對素材轉移能量狀態的興趣。因此,並置常見的珍珠貝母(令人想起奢侈與帝國)與它們燒焦、殆盡的相對物頓時可閱讀為歷史即時的自發壓縮。

這些主題亦在一系列新的水性樹脂、玻璃和鋼製雕塑中得到了呼應。這組淡藍綠色、淡紫色和橄欖色斑駁色塊交疊的作品延伸並改進范加從活體模型中引發形式的方法—當中他能透過混雜、 排序和重覆作進一步抽像化。最後數件作品承載其物質來源的殘餘痕跡,還把它們轉化為更接近自然界中動物或礦物的形式。序列結構創作如〈Left torso, four times〉運用了抽像的排序連續方式來暗示蛻皮退殻或變態的過程以及某種生理節奏的時間性。其他作品如〈Left and right knee, grafted〉直接參照軟體動物形式,把伴隨裝載它們的玻璃液態小球體框構為可能出現的陌生外長物。就如在〈Bivalve I 〉和〈 Bivalve II〉中,囊狀玻璃的形態似乎是自殻狀樹脂盆形塊處懸盪並慢慢滴滲出來,漸漸走向一個生存、共生及榨取的矛盾關係。

整合《東方之珠》展覽中所有作品的是范加對素材研究和實驗的部署,他以此作為方法來處理汙染同時具有的破壞性和創造性潛力。范加沒有僅僅以負面的語調描述這些過程,而是尋找在這些矛盾場域中浮現的美;在直接表述後殖民之痛以外,他透過那些真確而實在的傷口,表達了殖民主體就經歷和處理創傷的共鳴多樣性;而這種創傷的處理,既是身體上的,也是文化,和歷史上的。